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简介
为适应新形势下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于2022年成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全校各专业大学物理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研究工作。
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的前身可追溯到建校初期的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在老一辈教师的带领下,形成了严谨治学、精心从教、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风范,对今后物理学科和大学物理教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在施大宁教授等教师的带领下,团队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建构多维学习情境,对 “大学物理”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目前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由先修、必修和后续选修课组成,形成了以物理教育为基础,培养科学与人文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特色的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图1)。
图1. 大学物理课程体系
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的成员由物理学院承担大学物理系列课程的教师组成,其中教授 8 名,副教授22名,讲师6名,博士学位占比 94%,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65%,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人才10人。中心每年承担全校62个专业、约4500名本科生的基础物理教学工作,开展和完成教改项目10余项、教学论文10余篇。团队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秉持“育人为先、学生中心、教研结合、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物理基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心取得丰富的建设成果。大学物理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的同时,团队也重视配套教材的建设(图2)。《工科物理教程》在如何加强物理基础、凸显教材的时代气息和工科物理特色、习题作业改革、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等方面皆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物理与艺术》等教材更是开创了国内物理类素质教育先河,在全国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另外,我们格外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2010年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系列工作得到广泛认可,201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拓展内涵 融合创新 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体系》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图3)。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大宁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杨雁南教授等先进人物。
图2. 出版教材
薪火相传,如今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在前人坚实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2020年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以及学习通平台建设了完整的大学物理课程;2020年《物理与艺术》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2021年《文科物理》获批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获批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群示范虚拟教研室,团队主持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数十项。相关成果获批南航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物理科学+”探索空间的资源优势,贯彻“两翼”理论,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年教师在历练中也快速成长,李晋斌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团队在省部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数十人。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得两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
图3. 获奖证书
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联系人:马海霞(中心主任) 邮箱:mahaixia@nuaa.edu.cn
邮编:211106